醫院新聞
病魔無情,人間有愛。6月25日上午10點,家住張汪鎮的17歲少年小鄭,在父母的陪伴下,滿懷感激之情,帶著四面錦旗,先后來到我院的急診內科病房、急診監護病房(EICU)、重癥醫學科(ICU)和心臟重癥監護病房(CCU),感謝治療過程中所有醫護人員的救命之恩。
在EICU病房,患者家屬再次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緊握的雙手,感謝的話語,無不體現著他們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當天是小鄭出院的日子,他在31天的治療期間,病情危重,命懸一線,無時無刻不游走在生與死的邊緣,回想起來,他的母親至今仍心有余悸。
據救治這例重癥患者的總指揮、院黨委委員、醫務部主任、急救中心主任周永勤介紹,患者小鄭于5月26日因“發熱原因待查”收入急診內科病房住院治療,次日即出現呼吸窘迫,肺部CT呈現重癥肺炎的“大白肺”特點,隨即轉入急診監護病房(EICU),后被診斷為重癥病毒性肺炎同時合并重癥病毒性心肌炎。由于病情進展迅速,導致心肺功能遭受嚴重損害,患者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驗。
面對病魔的死亡威脅,患者家屬曾經想到過轉院治療,但是病情過重,留給小鄭的時間是有限的,風險可想而知。家屬在深思熟慮后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堅持,選擇了信任。正是有了這份信任和堅持,才有了今天的這一幕。
因事發突然,醫院領導高度重視,楊瓊院長囑咐全力救治這位年輕患者。醫院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周永勤主任牽頭,呼吸科于世倫主任,感染科楊列永主任,急診科徐強主任,重癥醫學科宋方強主任,心臟重癥監護病房顏景鵬主任以及影像中心王昌華主任,王磊主任等多學科專家組成的醫療救治專家組,并針對患者迅速惡化的心肺功能,及時制定和調整一系列緊急救治方案。與此同時,醫院還緊急邀請了山東省胸科醫院,齊魯醫院等省級醫院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前來會診指導,積極動用一切醫療資源,建立醫護專家討論微信群,集思廣益,進行集中攻關,共同應對前所未有的病情挑戰。
住院期間,患者先后接受了關鍵的體外膜肺氧合和(ECMO)技術治療。ECMO是一套體外循環設備,其原理是將血液經大血管從患者體內引到體外,經膜肺氧合,再用泵將氧合好的血液輸回患者體內,可進行長時間心肺功能支持,俗稱“人工心肺機”。有了ECMO來替代心肺功能,身體缺氧的狀況隨即得以改善,給患者心肺功能進一步恢復贏得了寶貴時間。
在重癥監護病房ECMO治療期間,科室醫護團隊24小時輪流監護,吃住在病房,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除此之外,他們還需要救治其它重癥患者,無論大家多苦多累,毫無抱怨,精誠合作,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旦有病情變化,各位專家第一時間獻言獻策,迅速投入到患者救治的第一線。
在針對重癥病毒性肺炎,妥善應用呼吸機治療基礎上,患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功能恢復緩慢,為改善心臟功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在ECMO(體外膜肺氧合和)同時啟用了IABP(主動脈球囊反搏),此類操作只有在國內頂級心血管專科醫院才會應用,無疑是對我院綜合救治能力極大的檢閱。
通過31天的生死營救,幾經生死威脅,在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呵護下,一次又一次把患者從死亡線上硬生生搶救回來。整個治療過程可謂險象環生,這些困難無疑時刻考驗著患者,也考驗著廣大醫務人員。最終,小鄭的病情轉危為安,小鄭得救了,同時也拯救了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從發病來看,孩子是不幸的,從治療過程來看,孩子又是幸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有小鄭父母及其家族的堅持不懈和對醫院醫護人員的充分信任,有全體醫護團隊的精誠愛心和無私奉獻,有如此高超復雜的技術應用,才有了小鄭今天完美的康復。
“感謝奮斗在救護一線的廣大醫護人員,感謝各位專家、各位同事夜以繼日的辛苦付出和完美的生命接力,也感謝患者家屬對我們醫護人員的充分信任。如果沒有大家的堅持和努力,沒有家屬對我們醫護人員的充分信任,如此兇險復雜的疾病真是難以戰勝的!生命如此珍貴!”這是周永勤總指揮面對同事、面對家屬說出的如此樸實無華的感言。